台股開春以來,法人與散戶同步進場,各機構本就預期台灣經濟2017年有不錯復甦,外資機構、國內法人均預期台股今年有機會挑戰萬點。證交所指出,目前並沒有看到台股有過熱現象,逾千億的成交日均值若只以短線交易或投機論之,或有失公允客觀。
根據統計資料,金雞年開紅盤截至17日,成交日均值增加至1,115.3億元,較元月平均成交日均值700億元,增加59.3%,成長幅度十分顯著,外資成交占比穩定維持在三成左右,散戶投資人及內資機構法人亦同步增加在台股交易金額。
證交所董事長施俊吉期望資本市場動能健康,強調國際級機構法人或是國內的大型投資機構與基金,極重視資本市場流動性,流動性不足的市場,很難吸引到真正優良的投資人或國際機構法人,活絡市場並非鼓勵投機,事實上,美國、歐洲及日本之高頻(高頻交易者多為當沖交易)比重分別達49%、35%、45%。
縱觀世界各國在發展資本市場時,對於流動量提供者的角色大都會給予稅制優惠,雖然表面上好像鼓勵短線投機行為,但事實上,活絡市場是為了讓更多的長線投資者願意投資,否則要是股市交易如同一灘死水,也同時失去了吸引國際資金及長線投資人的機會。
施俊吉先前提出的「殺雞取卵」之說,係指2012年政府倉促決定復徵證所稅,造成股市成交量大幅衰退,連帶使得證交稅銳減。根據統計,2007年至2011年期間,證交稅平均一年可收1,048億元,但從2012年至2015年,證交稅平均一年僅收到785億元,一年約短收300餘億元,若沒有倉促上路的證所稅,國家稅收有可能更多。
行政院於農曆年前拍板當沖交易稅降至千分之1.5、且僅試行一年,一年後評估成效再研議是否持續,透過內部數據,證交所看到當初ETF開放當沖時,吸引到許多非當沖的投資人進入交易,外界不應僅認為當沖交易者僅會與另外一個當沖交易者成交,證交所希望透過這個措施,可以吸引到更多投資者進入市場進行長期投資。
- May 01 Mon 2017 09:32
證交所-證交所:台股沒有過熱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